第一百三十九章 吴襄的担忧_大明杀神
御宅房 > 大明杀神 > 第一百三十九章 吴襄的担忧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百三十九章 吴襄的担忧

  无它臣子们不怕有人和他们讲道理,因为他们一个个就是辩论高手,能把黑的说成白,能把方的说成是圆的。可他们就怕是朱常武这样的莽夫,人家不会和你讲什么道理,不满意就杀你,然后就是抄家灭族。

  偏偏,崇祯对此还不管不问,这就让其它的大臣们害怕了。

  而做为留在京师的臣子之一的吴襄,自然也是害怕的。

  他曾经也做过总兵,以着这个时期大明武将们的尿性,自然他也没少吃空饷。这就是把柄,他也担心不知何时锦衣卫就会找上门来,给他来一个砍头抄家。

  心存忧虑,这就把儿子从山海关给叫了回来,想着看看能不能借此与朱常武拉上关系,这样的话,他睡觉都会变得安稳许多。

  吴襄很心急,看向吴三桂的时候,等待着他的回答。只是一向做事很爽利,也很有决断的吴三桂,这一会却变得支支吾吾起来。

  这倒不是说吴三桂不想说,而是他不知道要怎么样去说。

  人家朱常武一共才和自己说了几句话而已,然后自己就离开了,让他根本没有机会说出让对方照顾父亲的话来,那要怎么回答这个问题。

  “哎呀,朱常武到底和你说了什么,你倒是说话呀。”眼见儿子半天不言语,吴襄变得更为着急起来。

  终于,吴三桂还是把去了城外发生的事情详细讲了一遍。吴襄也一直在认真的听着,待全部听完之后,这就瞪大着眼睛看向儿子问道:“这么说,你们根本就没有过什么交流?”

  “是,没有。”吴三桂点了点头,这也是让他十分郁闷的地方。

  原本以为,自己即是山海关总兵,又掌握着关宁铁骑一部分的权力,怎么着朱常武也应该高看自己一眼。不说一见面就表现出多么热络的模样,至少也不应该太过冷淡才是。

  可事实却泼了他一盆凉水,人家根本就不太重视自己,甚至话都不愿意和自己多说,这不免就让他十分的失望。

  一个骄傲的人,此时却受到了别人看不起的目光,那能高兴起来才是怪事。

  看出儿子一副受打击的样子,吴襄想了想,还是宽慰的说道:“无妨,这个朱常武还是太年轻了,加上他对你也没有什么了解,或许带有着一定的偏见也说不定的,这件事情我们可以慢慢做,改变他的一些看法。再说了,他不是答应给你军饷了吗?还给了你所要的双倍,这就是好事情,至少这可以证明他对你没有意见。”

  吴襄此时只能这样去说,但他不知道的是,朱常武怎么可能不了解他的儿子,且还比很多人都要了解,也就使得他是对吴三桂有意见的。对于这样的投机分子,现在没有动手,不过就是时机不合适而已。

  父亲的宽慰之言,此时听在吴三桂的耳中,却是让他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。似乎只有这种可能了,毕竟在朱常武所接触的现有臣子之中,似乎就没有几个好人,要不然他也不会杀那么多人。

  尤其是父亲这些年在京师之中,多少也是做了一些“恶”事的,至少钱财方面就不是很干净。有这样的老子,他这个儿子会被人怀疑,不受待见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。

  而似乎是为了验证吴襄的说法,为了说明朱常武对吴三桂并没有太多的意见,马宝正好在这个时候从外面跑了进来。人一入院子,便大声地喊着,“将军,将军,钱拿到了,整整四百万两,一个铜板都不少。”

  “什么?”正与父亲聊天的吴三桂这便噌一下子站了起来。

  四百万两竟然一文不少,这实在是让人无法相信。放在以往,能拿一半到手都要烧高香了,毕竟朝中那些大臣们可都习惯做了拦路虎,像是雁过拔毛的事情可是经常去做的。

  吴三桂还好一些,怎么说父亲还在京师,也有一些的关系。而好些个没有靠山的武将,甚至是总兵,四百万两饷银能拿到一百万两就算不错了。

  正是有了这群到处伸手之人,军饷是怎么样都不够使用。带兵的将军没有钱,最终只能克扣士兵的,时间一长,军队怎么可能会有战斗力?

  “将军,真真是四百万两,一点都不少。”马宝此时已经来到了吴三桂的面前,一脸兴奋模样的说着。

  得了这么多的真金白银,高兴之下,让马宝都忘记了刚才还被朱常武手下教训的事情。

  看到马宝这般的兴奋,吴三桂就知道事情不会有假,这便马上将疑惑的目光看向到父亲的身上,他想要问一个为什么。是不是父亲打点了什么关系?

  但这也不应该呀。就算是父亲在厉害,最多少就是少扣一点,不可能是一点都不扣的。

  倒是吴襄,似乎对于这个结果一点都不意外,相反还叹口气的说道:“怕是长伯(吴三桂的字)还不知道,这是公示政策起的效果,而这也是朱常武推动出来的新政之一。”

  “公示...政策?”吴三桂听得更加迷糊了。

  “是这样的...”接下来的时间,吴襄就把公示的事情大概讲了一遍,最后还说道:“你是没有看到,之前还有一些个官员从户部申请到了银子,正高兴着呢。可是突然间公示政策就出来了,可是把他们打了一个措手不及。就在昨天晚上,为父便听说已经有不少人拿着一些银子退回到了户部,对外的说法是,他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,根本不需要那么多银子。可实际上呢?”

  说到这里,吴襄不由就发出了一声冷哼道:“实际上还不是怕朱常武会砍他们的头?要说他们也不用脑子想一想,那个杀胚的钱是那么好拿的吗?”

  吴襄所说的不错,公示政策一出,尤其上面还写明,一旦从户部提取的银子花不完,或是没有花到正途上,那回头检查的时候出了问题,是要对主要官员问责的。

  朱常武的问责会是什么?

  那就是杀头呀。

  钱是好东西,但前提是要命去花才行。

  如此政策一出,很多官员就害怕了,他们所拿的银子想把手中的事情做完,正常来说根本就是花不完的。那就算把事情做的再好,银子剩下了太多,还是要被问责?

  不想面对着朱常武高高举起的大刀,一个个只好捏着鼻子把多余的银子给退了回去。而这些退回之银,原本就是他们给自己准备的好处,现在全像是煮熟的鸭子一般,飞了。

  可就算是飞了,这些大臣们还是不敢把银子留下来。显然朱常武这一阵子杀人是起到了效果,至少群臣们害怕了。

  “原来如此,只是这样做岂不是要把所有的大臣们都给得罪了?”吴三桂终于听明白了,有些就担心的说着。

  可在看到父亲那一脸笑意的时候,吴三桂也很快笑了起来,“是呀,大将军已经把群臣都得罪了,即是这样,已经没有什么可怕的。只是如此一来,大明的政·治变得清廉起来,那以后是大有可为呀。”

  吏治混乱,这可是大明从强盛走向衰落的最根本原因,如果这一点改正过来的话,谁又能说大明不可以重新的强盛起来?

  “我儿好见识。为父也看到了这一点,所以才让你与大将军走近一些。但也只是走近而已,现在皇上用得上他,自然而然是言听计从,可一旦大明强大了起来,那个时候会发生什么就不好说了,毕竟...”

  毕竟什么,吴襄没有去说,但吴三桂却是听了一个明白。毕竟兔死狗烹、鸟尽弓藏的事情在历史中已经不知道发生了多少次。

  “好了,我儿不用去想那么多,这一次既然他给了你两倍的军饷,足以证明,对你还是很看重的。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工作,力保北疆之安全,有了这份功绩在,以后不会少了你的好处。”

  吴襄似是看透一切般地说着,而这个说法也引来了吴三桂赞同般的点头。“父亲说的极是,孩子记下了。即是如此,今天晚上在城里休息一夜,明天一早儿子去皇宫给皇上谢恩后,就出发回山海关。”

  “甚好。”吴襄高兴般地点了点头。京师现在的形势比较复杂,留在这里不是什么好事。再说了,这一次儿子回来的目的已经达到,想必那个朱常武应该会好好调查一下吴三桂,他这个做父亲的就一定会映入他的视线之中。

  那除非朱常武要对儿子下手,不然的话,只要自己不主动找死,他是不会找自己的麻烦,这就是吴襄叫回儿子的根本原因所在。

  正事都谈完了,父子两人脸上都轻松了不少,而这个时候,吴三桂也终于问起了别的问题,比如说陈圆圆。

  上一次在梨园见过一次之后,吴三桂对陈圆圆便是久久无法忘怀,只是因为人并不在京师,也无法做些什么。这一次既然回来了,那是一定要去看一看的。

  不仅如此,吴三桂还想着,是不是可以考虑把陈圆圆给带走,话说在山海关他可是无聊得紧,如果有一个红颜知己就在身边,那时间就好打发了许多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yuzhaifang8.com。御宅房手机版:https://m.yuzhaifang8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